tzymsz.com

唐朝最后一个皇帝(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)

唐朝最后一个皇帝(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)-图1

综述

众所周知,我国历史上朝代众多,每一次更朝换代都会伴随着流血和战争,在很多人眼里。唐朝属于我国古代史上少有的辉煌时代,“贞观之治”、“开元盛世”像唐朝的滤镜,给人产生一种“唐朝是和平时期”的错觉。

但事实上,根据学者赵文润在《天宝后期唐朝与南诏之间的两次战争》的表达以及宁志新先生《岑参的边塞诗与唐朝在西域的战争》的还原,唐朝至少经历了130多场对外战争,也就是说,唐朝基本上每年都处于对外开战的状态。

要知道,每一场战争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而唐朝能够一连多年持续不断的开展战争,可见其国库之充实,财力之充足,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上的强国,依旧美国躲过灭亡的命运。

据说,唐朝灭亡时,皇帝被杀害,九名皇子被勒死,数位大臣被投尸黄河,可见,一个朝代兴起时有多美好,没落时就有多么悲惨,也难怪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中总会蕴含一种“亡国”的冥冥之音。

唐朝晚年

我们都知道,唐朝进入晚期之后已经是江河日下的局面,它不再肩负往日的盛世气象,也褪去了强国的色彩,朝廷内部的宦官掌握了一定的权力,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也让皇帝有心无力。

正因如此,李煜看着这种民不聊生的景象,却也无能为力,只能将一腔抱负写进诗里,来宣泄自己的不满,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。

可以说,彼时的唐朝真正进入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中,而且,在藩镇割据的背景下,总有一些军阀会凝聚大量的人力财力,最终脱颖而出。

藩镇割据

唐朝末年有七大割据势力较为强大,其中,又以朱温和李克用的实力最为强大,他们二人,一个是割据北方的大将军,另一个是割据山西的节度使,他们势同水火相互斗争,但李克用困守山西,在实力上要比雄霸北方的朱温差一些。

公园904年,彼时的朱温已经掌控了天平、护国、宣武等地的节度使,势力范围遍布河南、河北以及山东等地,堪称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,于是,朱温仗着自己的权势,有了篡位夺权的野心。

在朱温的慎密安排下,朝廷内部掌权的宦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,他们的左膀右臂被朱温先后斩去,最终,朱温成功控制了位于长安的中央政权,自此有了绝对的话语权。

但是为了真正将大权握在手里,防止忠心于皇室的臣子接连反扑,朱温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雷霆手段,其中就包括抹杀皇子皇帝,诛杀唐朝忠臣。

抹杀皇帝

朱温篡权之时,晚年的唐朝政权还掌握在唐昭宗李晔的手里,因此,李晔成了朱温眼里的第一粒沙子,要想真正独揽大权,李晔绝对算得上是朱温的第一个绊脚石。

但是朱温并不敢轻举妄动,其一,李晔并不是一个昏君,针对晚年的唐朝状况,李晔有自己的判断,他一方面敢于和掌权的宦官作斗争,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统筹中央禁军。

因此,可以说李晔的才能和实力全都被朱温看在眼里,而这些东西,恰恰也是朱温最害怕的东西,试想,如果有一天,李晔真的解决了王室的内忧,那么第一个要杀的人,恐怕就是他这个“外患”。

因此,朱温伺机而动,用尽各种手段将李晔身边的人撤换掉,并且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,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,朱温心中的忌惮有增无减,于是,他利用自己安插在李晔身边的眼线,趁着李晔熟睡时,将李晔杀害了。

这事儿还不算完,唐昭宗给李晔去世后,他的位置继承给了第九个儿子,也就是史称“唐哀帝”的李祝,当时的李祝年仅13岁,基本上没有治国理政的见识和雄心,因此朝堂上基本成了朱温的一言堂。

公元907年,李祝离开了皇位,并且力排众议,将皇位让给了朱温,朱温对皇位早就垂涎已久,所以二话没说,就接过了这个位置,而且当时的朝廷重臣也是敢怒不敢言,生怕自己成为朱温下一个杀害的目标。

朱温这个人心狠手辣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所以当朱温坐上皇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唐哀帝李祝杀掉,他这么做,一是防止李祝报复,二是杀鸡儆猴,以儆效尤,就这样,唐哀帝李祝成了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。

同样是在公元907年,朱温称帝,将年号改为“开平”,被后世的人们称为“后梁”。

杀害皇子

如果说杀害皇上是朱温出于忌惮的结果,那么杀害皇子就是朱温有意为之的结果,在古代,每一位皇子都是身份尊贵的象征,不但要受到众多臣子的爱戴,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用处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就是皇子中的一位,但是他自幼就被派到他国充当人质,用来换取和平。

因此,古代的皇子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更可以是一种“器物”化的象征,他们的命运往往不是由自己决定的,而是由时代决定的。

所以,朱温杀皇子的原因就很简单了,他担心其余八位皇子离开京城,落入其他割据势力的手里,届时,其他割据势力就能“挟令诸侯”,自立为王,如此一来,就会影响朱温统治江山的根基,因此,这几位皇子全都没有躲过朱温的追杀。

弑杀大臣

众所周知,历朝历代都有忠心肱骨之臣和狂妄奸佞之臣,晚期的唐朝虽然已经进入了颓势,甚至在朱温的掌控下覆灭,但是,忠心于唐朝的臣子依旧不在少数,他们表面上服从于朱温的管理,但是私下却想方设法恢复大唐盛世。

这些事情传到朱温的耳朵里,早已令朱温不悦,但是他隐忍不发,因为他没有充分的借口,不能肆意的屠戮这些大臣,否则,只会导致民心不稳,政局动乱。

某天,朱温找来个算命的人,要求此人给自己卜卦,结果算命先生告诉朱温近期有大事要发生,只有杀人才能幸免于难。

这句话反倒给朱温落下口舌,于是,他假借诛杀要犯的名义,将奸臣佞臣的帽子强行扣押在唐朝忠臣的身上,将他们抓到了白马驿内赐死,史称“白马驿之祸”。

结局

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,朱温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,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,而他的报应很快也就到来了。公元912年,朱温因为继立问题分配不当,导致自己的儿子朱友珪心生不悦,最终,朱温被朱友珪亲手杀害。

自907年上位以来,后梁太祖朱温一共在位六年左右,他的一生,基本充斥着流血和杀戮。

结语

唐朝灭亡的结局非常的惨,这与它曾经的鼎盛和辉煌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有人说,唐朝的覆灭是朱温一手导致的,也有人说,唐朝覆灭是皇帝昏聩无能的结果。

但事实上,历史上的事情,没人能说得清,唐朝的灭亡应该是内忧外患、多重作用下的结果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tzymsz.com/news/34518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