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zymsz.com

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(孔融长大后干了什么坏事)

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(孔融长大后干了什么坏事)-图1

“孔融让梨”的故事举世闻名。孔融四岁的时候,就知道把本应该是他的梨子送给其他兄弟姐妹,从而赢得举世闻名的美名。

四岁时,孔融便可以做出如此大格局的事情,导致就连同样身负美名的司马光看到孔融也不得不表示惭愧,毕竟,司马光砸缸的时候他已经七岁了。

都说“三岁看八十”。孔融小小年纪便做到成年人都极少做到的事情,那其一生不都是道德楷模了?

实则不然,美好的开始往往伴随的是不完美的结局,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,身负美名的孔融在成年之后被杀最大的罪名竟是“不孝”!

是何种原因导致孔融一生变化竟如此之大!究竟是历史冤枉了他还是他罪孽深重?

史书记载,孔融之言论,“父之于子,当有何亲?论其本意,实为情欲发耳。子之于母,亦复奚为?譬如物寄瓶中,出则离矣。”

换做现代的意思,就是父子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亲情关系,生子产女不过是为了满足男女欲望所产生的后果。

至于亲娘吗,不过像是个暂存物品的瓶子,既然物品脱离了瓶子,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。

这些话在今天看来都属于大逆不道,倒反天罡,然而在崇尚孝治天下的曹操掌管的时代,更是得到全国之愤恨。

不过,历史学家都认为,孔融真正被杀的原因,是他得罪了曹操,而“不孝”只是用来处死他的幌子罢了。

再仔细回想孔融让梨的典故,四岁的孔融作为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那一个,是弱势者,弱势者去谦让他人,于个人来说是其自由,虽然这种行为值得提倡,但却不能作为对孩子的要求。

《三字经》中有"融四岁,能让梨",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,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。

然而曹操派人捉捕孔融全家时,孔融问行刑者,希望能够保全年幼两个孩子,但是其中一位说了一句名言:“岂见覆巢之下,复有完卵乎?”

意思就是:“父亲,您见过鸟的巢穴被破坏了,鸟巢里的鸟蛋依旧是完整的吗?”。

在死亡面前,年幼的孩子都能说出如此大义的豪言壮语,更何况作为父亲的孔融呢?他又怎么可能会是如此这般狠毒的不孝之人?

可是年幼便被誉为道德标杆的孔融终究还是顶着不孝的罪名死去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tzymsz.com/news/3523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关注我们